3/5/2016 星期六 羅馬書 3:1-20
「這樣說來、猶太人有甚麼長處、割禮有甚麼益處呢?…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麼.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 (羅 3:1,9)
人可以找到許多的理由拒絕福音。
對有學識的人來說,最常見的方式是:試圖想從邏輯的推論過程中,找福音的漏洞。如果這樣行不通,就由轉變成:用一些無法更改的主觀因素,同樣的來拒絕福音。
在傳福音時,我們都曾見過,對話是這樣開始的:「我是學科學的,無法相信有神。」
在一段分析之後,對方在神存在的話題無法再堅持下去了,突然又轉了一個方向:「耶穌是猶太人、基督教是外國人的宗教;如果神把中國人當選民,我就容易信了。」
相信保羅也遇見過相似的情形。所以,他在論到罪人的過程中,就自己提出三個假設的問題、及解答。
對於人種、民族的選擇,保羅先定了神的選民猶太人的罪(2:17-29)。
那麼,不僅是猶太人不高興,連外邦人也覺得奇怪:「這樣說來、猶太人有甚麼長處呢?」正是因為猶太人的不信、更顯出來神是真實的、人都是虛謊的(3:4)。
照這個說法,猶太人的不信反倒幫了神一個大忙:「因我的虛謊、越發顯出他的榮耀」(3:7)!
神是不是該獎勵猶太人、但為什麼猶太人在歷史上一直是受到審判的?
保羅不再用邏輯回答這個問題,就直接譴責這種想法:「作惡以成善、這是毀謗我們的人、說我們有這話,這等人定罪、是該當的。」(3:9a)
對我們這些非猶太人來說,下個自然的反應是:還好,我不是猶太人;所以,律法、虛謊、作惡…到救贖這個程序,對我來講都可免了!
保羅用這句話描寫這種心態:「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麼?」他的答案也很簡單:「決不是的!」(3:9b)
什麼是傳福音、護教的策略呢?在無止盡的假設、解說、邏輯、推演下去嗎?
我想不是的。錯誤的假設、歪曲的推理,不可能會達到顯明真理的那一步。
保羅就在此打住,不再辯論;只能定罪:「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3:9c) 再加上聖經的證據:「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3:10)
無論我們的愛心有多、耐心有多大、邏輯有多強;也無法避免這個結論: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這才顯出了福音有多好、該對救贖有多少珍惜、對主耶穌有多少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