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每日讀經 — 撒上 2:12-3:21

6/25/2017 星期日 撒上 2:12-3:21

「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 一日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 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裡、還沒有熄滅…」 (撒上3:1-3)

2001年世貿大樓被恐佈份子襲擊倒塌後的27小時, 營救人員從高達數層樓的癈墟之中, 救出了最後一位生還者Genelle McMillan。

事後,這位生還者回憶她等待被營救的過程:當大樓倒塌後, 她雙腿被倒下的樓梯夾著,眼前一片黑暗。

不久, 她了解自己的處境,估計生還的機會不大。 她只能想像著向神不停的禱告,希望可以平靜地回到天家。

不知道過了多久,正當她要放棄求生的意志時, 突然遠處有一束光線穿過黑暗,從上照下來。就是這點光, 重新挑燃了她求生的希望。

又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後, 她隱隱約約地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她想大聲呼喊, 卻發現自己的聲音己經沒有了!她只能呻吟、求奇蹟的出現… 剩下的故事,我們就用不著說了。

撒母耳生在士師時代的後朝,那是以色列歷史上最灰暗的一段日子, 他們屬靈的光景用這句話就可看得出:「當那些日子、 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

神的百姓就像在癈墟中等待被營救的人一樣, 期待著聽到耶和華的聲音;但耶和華的言語稀少。

然而,神的燈還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裡、沒有熄滅。 這也像在絕望中的McMillan一殷,就是這麼一點光, 就衝破了那漆黑的環境,帶給人一個盼望。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9), 我們所等待的光,在基督耶穌裏、已經來了。

可惜的是,該看守神的燈的人—祭司以利,他眼目昏花、 看不分明。該聽到神的聲音的人,不但聽不到, 也不怎麼在意聽到神的聲音這件事(3:4-9)。

今天,耶和華的言語稀少嗎?耶和華的燈還沒有熄滅嗎?

我所處的環境在什麼光景中?教會在什麼光景中? 我自己的光景如何?

在黑暗中,我期待那個光嗎?我期待聽到那個聲音嗎?

我常聽到神的聲音嗎?

2017 每日讀經 — 撒上 1:1-2:11

6/24/2017 星期六 撒上 1:1-2:11

「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婦人走去喫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撒上1:17,18)

在橫量一個人之前,中國人的習慣是先察一察他的出生世家、再看看他的教育程度,然後才審視一下他的言行談吐、辦事能力。

尤其是在尋找對象時,不論是為了子女找媳婦、半子;或為了自已的婚姻,這幾乎是個通則。

然而,在神的國裡,神卻經常的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間、興起人們意想不到的屬靈偉人,來成就祂的旨意。

撒母耳的出生,就是充滿了這種的曲折性。

以利可以說並不是一位理想的先知:他照習慣性的坐在殿旁的坐位上,不但無法察覺哈拿在痛苦中向神呼求,反而指責哈拿醉酒 — 這實在不像一位好牧者。

以利後來向哈拿說的:「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似乎也像習慣性的安慰話;少了一點同理心的感性在其中。

然而,哈拿卻從其中得到極大的安慰及釋放:「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走去喫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今天,我們的禱告蒙應允、沈重的心得釋放,也不見得必需靠著別人的好靈性、好經驗;而是由於自已心裡真實的景況、從內心發出的呼求。

以利出生好、又是祭司,論家世、學問、談吐、做事能力都是高人一等的。

哈拿生活在一個功能失調家庭當中,一個不懂事丈夫、一個處處與她作對的小二;她是一個在愁苦中的平凡人的寫照。

但神可以藉著一位不稱職的牧者,帶出來一位信心的偉人:哈拿不但是得到了一時的安慰,而且體察神的心意、帶領撒母耳走屬靈的道路。

哈拿的禱告–「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我的口向仇敵張開,我因耶和華的救恩歡欣。只有耶和華為聖、除他以外沒有可比的、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神…」(2:1,2)

這成為歷代研究救恩史的神學家們一個重點。神永恆的旨意怎麼藉著一位平凡的婦人、向世世代代的後人說話?

我有什麼值得自誇的出生、教育、能力嗎?神看重的是我的什麼?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上30-31章

4/30/2015 星期四 撒上30-31章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燒燬,他們的妻子兒女、都被擄去了。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就放聲大哭、直哭得沒有氣力…大衛甚是焦急,因眾人為自己的兒女苦惱、說、要用石頭打死他。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心裡堅固。」 (撒上30:3,4,6)

當人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情以後,常常覺得突然間很多事都開始不對勁了。所謂的「好事不成雙」、「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都在形容這種景況。

大衛為了逃避掃羅一再的追殺,投靠他從前的敵人非利士的亞吉王(27:1-4)。他也用計來贏得亞吉王對他的信任(27:8-12)。如此,平靜的過了一年四個月(27:7)。

但是,好景不常。現在亞吉王要大軍攻擊掃羅王,還要大衛做他的左右手(29:1-3)。如果大衛繼續跟著亞吉王下去,他就得成為萬世不赦的民族罪人了。

在臨陣前,神卻用其他眾首領對大衛的不信任,及時解決了大衛的窘境(29:9-10)。此時的大衛應該能好好的鬆一口氣了。

但是,事與願違,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回到了洗革拉後,才發現亞瑪力人乘著他們不在,已經洗劫他們的家小及財產了(30:1-3)。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同樣的難過與悔恨;他們一同放聲大哭(30:4)。大衛更焦急的是,身為領袖,他不僅為自己家的損失痛心、還要面對一群眾恕難犯的部屬。他們為自己的兒女苦惱、甚至說、要用石頭打死大衛(30:6)。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怎麼辦?「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心裡堅固」(30:6)。他請祭司亞比亞他來一起求告耶和華(30:7,8)。在這麼危急的時刻,他仍然體恤那二百人的疲乏,只帶了剩下的四百人追趕(30:9,10)。

巧的是一個埃及人在最恰當的時刻出現,使大衛能戰勝亞瑪力人,完全奪回他們所失去的 (30:11-20) 。

掃羅及大衛幾乎在同一個時段遇著了難處:當掃羅在交鬼的時刻(28:3-25)、大衛求告耶和華;掃羅在非利士人前敗亡之時(31:1-6),大衛戰勝了亞瑪力人。多麼諷刺的對比!

屋漏偏逢連夜雨時,我會怎麼想?
我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處時,可以有像大衛那般的心裡堅固嗎?

我有像大衛與亞比亞他那般的屬靈同伴嗎?
我自己在危急時,仍然有那種可以體恤別人的心胸嗎?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上28-29章

4/29/2015 星期三 撒上28-29章

「婦人對他說、你知道掃羅從國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術的,你為何陷害我的性命、使我死呢。掃羅向婦人指著耶和華起誓、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必不因這事受刑。」 (撒上28:9,10)

唐朝時,韓愈反對皇帝迷信佛教,而被貶任潮州刺史之後,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其中有一句「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他藉斥責當地鱷魚為患為名,其實他在其中影射的是當時皇帝的無理固執。後來「冥頑不靈」一辭,就成為愚昧頑固而不通理性的形容詞。

掃羅的沈淪過程,也可以用冥頑不靈來形容。

一位受膏的君王、明明知道不可交鬼(申18:9-11)、自己也曾從國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術的;現在居然會被一位行巫術的的婦人來指責他的不是(28:9)。

掃羅怎麼會冥頑不靈到這個程度呢?一個沈淪在危急中的人,拉不到繩索,就連浮草也不放過。

撒母耳是掃羅所知最屬靈、最有智慧的人。撒母耳所講過的話,掃羅雖然沒有好好聽、但是後來都應驗了。現在,非利士人大軍壓境,他在情急中不顧一切,想要聽到撒母耳的話,既使是通靈、交鬼也要試!

掃羅是第一位被膏的君王,他是以色列人中受到最多祝福的:他的外表出眾、他有撒母耳做他個人的屬靈顧問、神給他一個統一的政府來彰顯神的榮耀。但是,最好的恩賜、機會、和環境都無法經得起他長年累月在心中不順服的消磨。

與神脫節久了,也就漸漸的與現實脫節了。

掃羅想要聽到的是從撒母耳來的安慰的話,但是他所聽到的並沒有與從前撒母耳所告訴他的不同:他的日子要結束、神已經從他手裡奪去國權、賜與別人、就是大衛(28:17)。

神對掃羅最後的恩慈,似乎並沒有斷絕:他最後一頓豐盛的晚餐竟是來自這婦人的善意 (28:22-25) 。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今天,神給我什麼樣的恩賜、機會、和環境?
我的現實與神給我的機會脫節了嗎?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上26-27章

4/28/2015 星期二 撒上26-27章

「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可以回來.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必不再加害於你.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 (撒上26: 21)

清朝順治皇帝,在愛妃董小宛病死之後,看破了宮中的權力鬥爭,隱退在五台山中。臨走時留下一首充滿無奈的詩:「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這首「糊塗詩」裏道出了人心底處的心聲。提出幾個問題,也是今天許多人還不斷在問的問題:我從那裏來?我活在世上到底是為甚麼?迷迷糊糊過了一生,也得糊糊塗塗去了嗎?

撒母耳記上26章,掃羅也承認自己是個大錯特錯的糊塗人。

掃羅在被立為王的時候,躲在器具(兵器)之中(10:22)。當了王之後,這些器具不僅是他戰爭時要用的(17:38),也變成了他為了保持王位,而得隨時準備消滅異己的工具。他用槍兩次掄向大衛(18:11、19:10),心裏想要把大衛釘在牆上。同一把槍,也用來刺自己的兒子約拿單(20:33)。

現在掃羅睡在輜重營裡、他的槍在頭旁、插在地上(26:7)。他長年依靠的槍,馬上就將要被大衛的人亞比篩拿到手了!但將要被刺透在地的不是大衛、也不是約拿單、而是掃羅自己(26:8)。

要不是大衛敬畏神:「有誰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而無罪呢?」(26:9) ,掃羅的命再一次也就沒有了。羅不用別人說他,「我是糊塗人」是掃羅對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

掃羅糊塗在什麼地方?沒出頭的時候,膽子太小(10:22);出頭以後,膽子太大(24:16,26:9)。主要的問題是掃羅膽子的大小是靠器具、看環境;把自己的好處看成最重要,而不把耶和華的話當真。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7) 明白主的旨意才,可能不作糊塗人。

我對於糊塗人的定義和了解附合聖經嗎?
我曾做過什麼糊塗事?
我要怎麼樣地避免做一個聖經上所說的糊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