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5:1-6:11

10/3/2017 星期二 歷代志下 5:1-6:11

「那時所羅門說、耶和華曾說他必住在幽暗之處。但我已經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為你永遠的住處…是照耶和華所說的、又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 (代下6:1,2,10)

我大學畢業後在台灣的兩年兵役,是以當裝甲部隊的排長渡過的。當時的裝甲兵,在各樣軍種對抗演習時是常勝軍,所以部隊的士氣高昂。

常勝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指揮官治軍嚴格、戰術總是高人一籌。這位指揮官單名叫天,大家對他又敬又怕;都以「天老爺」稱之。

對我這位外調地方駐防部隊的獨立排長來說,懷著天高皇帝遠的心態,也就把指揮官當成「住在幽暗之處」的神奇人物、敬而遠之。

不料,在一次的實兵對抗演習時,我踫到了這位指揮官;當時心裡七上八下的、深怕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長像溫文而儒雅、言語和譪而不躁;並且對我並沒有什麼指責。

事後我才知道,我的直屬上司、也就是戰車營營長,因演習敗給對方海軍陸戰隊,而受到指揮官的嚴厲處份!

其實在直覺裡,人對於神也存著又敬又怕的心;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如果要仔細追究起來,沒有人能面對神的審判。

在平常的日子中,敬鬼神而遠之;就把神當成住在幽暗之處的那一位吧!

但是,人終究還是無法避免面對幽暗之處的那一刻:「他使我住在幽暗之處、像死了許久的人一樣」(哀3:6)。

所以,所羅門照耶和華所說的、為耶和華的名建造了殿,並不是因為人要把神從幽暗之處請出來、把祂局限在人可以看到、可以掌握的地方;而是神為了人,把聖潔崇高的自己以聖殿為居所,為要使人能夠看到一個他們有與神同在的實體。

然而,就如那位指揮官對我的溫和,並不是表示他就是一位沒有要求的好好先生;我的營長所受的處份是我絕對無法自己承當的。

耶和華為了彰顯衪的恩慈、以聖殿為居所;但我還是得以敬畏的心來回應祂。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3:1-4:22

10/2/2017 星期一 歷代志下 3:1-4:22

「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代下3:1)

雖然我們常會睹物思情 — 把一件可紀念的物件與我們的感情、經驗聯繫在一起;然而,人對地方的感情卻是更普遍、更直接的。

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就巧妙的把土地、首都、家鄉、與感情連在一起,成為中國人最鍾愛的五言絕句之一。

同樣的,聖殿也是神子民的感情寄托之地,不但對以色列人、甚至對所有的基督徒都有特別的意義。

除此之外,耶和華神自己也非常重視祂子民敬拜之地的選擇:「耶和華你們的神從你們各支派中、選擇何處為立他名的居所、你們就當往那裡去求問」(申12:5)。原來,不僅是獻祭的內容、程序重要;連獻祭的地點也是不可輕忽的。

但聖經後來是怎麼形容聖殿的地點呢?「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是一再出現的形容詞(代上21:15,21:28, 代下3:1)。

這位阿珥楠倒底是何許人也?為什麼他得到聖經一再的提名呢?

「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滅城的時候,耶和華後悔,就不降這災了,吩咐滅民的天使說:夠了!住手吧!那時耶和華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那裡」(撒下24:16)。

撒母耳記說的「亞勞拿的禾場」,在歷代志則稱為「阿珥楠的禾場」,是同一個地方;這地方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這地方是耶和華使者要滅絕耶路撒冷的地方;卻也是後來耶路撒冷建聖殿的地方。

所以,這地方有兩個重要事蹟:第一個是這是耶和華滅命之處,第二個是這是耶和華祝福之處。

從這裡,再一次的讓我們看到:神是完全的公義、也有完全的恩慈。滅命之處、與祝福之處原在同一個地方。

對有些人來說聖殿是滅命之處;但對另一些人來說,那卻是祝福之處。

這個差別就在這人是否知道自己是個犯了罪、得罪了神,是否在神面前認罪、悔改、和信靠祂。

這個信靠祂的人不正就是你和我嗎?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1:1-2:18

10/1/2017 星期天 歷代志下 1:1-2:18

「耶和華神阿、現在求你成就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因你立我作這民的王、他們如同地上塵沙那樣多。求你賜我智慧聰明、我好在這民前出入。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 (代下1:9,10)

韋式辭典對智慧的定義是:「應用經驗、知識、及判斷力來做合宜的行動及決擇」。

從這個定義來看,一個有智慧的人不但要頭腦聰明、肯下功夫學習、有知識;還得要假以時日、 日積月壘地從經驗中吸取如何做合宜的判斷。難怪,在漫畫中的智慧人常常是一位有長鬍鬚的老人。

所羅門年紀青青的就要繼承大衛所建立的洋洋大國,他沒有時間、 也沒有機會來累積經驗、得到治國所需要的智慧。他心裏的惶恐是我們可以了解的。

所以,當神夜裏向所羅門顯現,問他要向神求什麼的時候,所羅門沒有猶豫地就求智慧聰明(1:10)。因為,治理和判斷這眾多的民,是他心裏日夜所最掛記的事。

神也誇讚所羅門不為自己求貲財豐富、尊榮、消滅政敵、或長命大壽(1:11)。所以,神不但賜他智慧聰明,也賜他貲財豐富、和尊榮,而且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人(1:12)。

所羅門把他的智慧聰明、貲財尊榮,所用在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為耶和華造聖殿(2:1-5:1)。

所羅門不需要到年老髮白了才有智慧,因為他年青時就為了百姓向神求智慧。

今天,社會上把為自己求貲財豐富、尊榮、和長命大壽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我,是不是把智慧看成比這些重要呢?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 10)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29:1-30

9/30/2017 星期六 歷代志上 29:1-30

「我算甚麼、我的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 (代上29:14,15)

人在世的日子不長,但常會思想到永恆的問題。為了超越自己年歲的限制,有能力的人—不論是政治人物 或是資本家—常常興建高大的建築物,而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些建築物,來延長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影響力。

既使一些公眾建築、或寺廟,也利用人在這方面的軟弱,以義賣磚頭、柱子…等建材、照捐款面額,用與金額等比率大小的字、把捐款人的姓名刻上,讓一般中產階級的人,也可以稍嚐一些永恆的滋味。

但在聖經卻不是如此。聖殿是聖經中最重要、最宏偉、最輝煌的建築。歷代志上29:2-5大略的敘述了大衛為聖殿所預備建造的材料、及金費。

大衛不但自己盡心盡力、他也開放眾人在聖殿預備的參與:「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29:5)」大衛問不是誰可以樂意捐多少、而是誰可以樂意獻自己?

為什麼他可以有如此高的要求?除了他自己的榜樣之外,最主要的是因為「這殿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神建造的(29: 1)」。

在這樣的同心為聖殿的作為中、和會眾傾心的奉獻之後(29:6-8),百姓和大衛都大大的歡喜。

接下來大衛的感恩禱告(29:10-19),就把奉獻的原則說明的非常清楚:

(1) 奉獻的主因是人在神面前以謙卑的態度感恩:「我算甚麼、 我的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
(2) 奉獻的態度不是人把自己擁有的給與神,而是把從神而得的獻給神:「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
(3) 奉獻的目的不是為自己留名後代, 而是感念永恆的神仍讓短暫的人參與在永恆的事工上:「 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 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

我們只要留意一下,就可以注意到其中的「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 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這句話每星期都出現在主日週報中。

今天,我為什麼奉獻?我奉獻的態度如何?我奉獻的目的是什麼?

我奉獻了多少?我能樂意將自己獻給神嗎?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28:1-21

9/29/2017 星期五 歷代志上 28:1-21

「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神、誠心樂意地事奉他,因為他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尋求他、他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他、他必永遠丟棄你。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你當剛強去行。」 (代上28:9,10)

這個月初在女兒的婚禮上,我這做新娘父親的,所需要做的不多:除了要陪著女兒走到誓台前之外,還要準備一篇五分鐘的短講。

這一次的講雖然短,卻不容易準備,因為做父母的對自己的孩子們都有一定的期望,我怎麼能把愛她的心、對她的期望、與祝褔在五分鐘內表達的完全呢?

這期望不只是一般性的,像在社會中能做一個獨立自主、有用的人;也有對每一個不同的孩子、分開特別的期望。

這些特別的期望,有些是父母自己所有的,希望子女能承傳下去;有些是父母自己想有、但無法做到的,希望子女能達到那自己未曾做到的事。

難怪有不少中國父母逼孩子學業上拿第一名、又要彈的一手好鋼琴。

大衛愛神真切,所以他在鞏固了他的國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把他想為耶和華造聖殿的心意向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和輪班服事王的軍長、與千夫長、百夫長、掌管王和王子產業牲畜的、並太監、以及大能的勇士說明。(28:1)

但大衛此舉的用意不是為了要得到大家的同意、和支持;而是要為他的兒子所羅門將來能完成他自己無法開始的建殿工程作準備。

和眾人交待了他建殿的心意以後,大衛轉向子所羅門、交待同樣的事:為耶和華造聖殿。(28:9,10)

然而,大衛先不與所羅門談建殿的事,反而從認識耶和華、事奉耶和華開始。顯然,大衛自己一生的經歷是以認識耶和華、事奉耶和華為中心。

所以,大衛知道這些的重要性:「因為他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而且他知道認識耶和華的途徑、和其重要性:「你若尋求他、他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他、他必永遠丟棄你」。

最後,大衛才提到建殿的工程:「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你當剛強去行」。

今天,在一切講求實效的社會中,我們身為父母的也需要這個提醒:不要為了只看學業、事業成就的結果,而忽視了他們與神的關係。

必竟,認識神、愛神、與事奉神才是我們能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