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019 星期二
「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神的話臨到他。他就來到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路加福音3:2,3)
像其他的福音書一樣,路加福音是以施洗約翰的工作、開始介紹耶穌的事工。然而,約翰卻特別加上了時間的背景:「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
雖然路加一開始就提到了他寫作的嚴謹態度:「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1:3),但他以大祭司的任職做為時間上的定點、該是有他特別的用意。
因為大祭司應該只有一位,但為什麼那時出現了雙胞案呢?這好像一個國家、同時間有兩個總統,那一定是個政治、社會、經濟上不穩定的時代。即使不知道詳情,我們也可以猜想得到,當時的宗教界也是相當的混亂的。
因此,我們再往下讀到「在曠野裡」,就難免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裡漂流的那四十年,也是在漂泊中的不穩定。
所以,就如孔子「禮失求諸野」的感嘆,約翰在曠野裡,指著不只是地理上的荒蕪、也是指著人們靈性上的荒涼;神的聲音不再從人們所想像的聖殿中、大祭司的口中出來,而是籍著在曠野裡的施洗約翰。
而約翰的信息也是適時適切的: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一個罪惡的時代,惟一的出路就是以悔改、來離開罪惡。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豈不也是如此嗎?宗教團體裡的醜聞層出不窮,天主教的神職人員數十年累積下來的性騷撓,使得教庭不得不賣地賠錢了事;政治上,左派、右派;民主共、和黨也都水火不容。
這都表明了個人心裡的自私自利、狂傲自大,完全偏離了神原先照祂形象所造人的心意。
當年施洗約翰在曠野的聲音、是主耶穌的前鋒,今天我們的聲音在那裡?呼喊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