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2:22-24

3/21/2019 星期四

「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他們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獻與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班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 (路加福音2:22-24)

一個多星期前(3/13/2019),美國聯邦調查局一舉之下、把涉嫌用金錢為自己的孩子買進名校的、起訴了五十多人。

這些嫌犯都是身纏萬貫的名演員、公司總裁、和大商人,他們一出手就是假以美金幾十萬、百萬的為學校捐款為名,但實際上是為子女造假的體育成就紀錄、甚至私自改動成績單。

但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被遷扯到的學校竟有:史坦福、耶魯、霍普斯金、南加大…這些著名學府。一時輿論譁然,大家都懷疑這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多類似的情況;甚至自己家孩子的就學機會、可能都己經被這些有錢人侵犯了!

人的世界就是如此:金錢、地位總是與特權連在一起。生長在貧窮、匱乏環境中的孩子,他們將來能夠出人頭地的機會、要比別人少了很多。

但天國的法則卻不這樣,而是「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6:20)。

福音特別的強調窮人,有的神學家把這句平行的經文「虛心的人」(太5:3)解釋為「靈裡的貧窮」,但路加福音卻直接了當就說「貧窮的人」,把人的藉口都堵住了。

事實上,主耶穌自己就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家裡:祂出生的時候「用一對班鳩、或兩隻雛鴿獻祭」。祂不用、也沒有讓祂在地上的父母為衪花錢買學位。

今天,如果我們的眼睛也釘在金錢、地位、或特權上的話,這天國的道路是很難繼續走下去的。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2:15-21

3/20/2019 星期三

「凡聽見的、就詫異牧羊之人對他們所說的話。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復思想。」 (路加福音2:18,19)

不論古今中外、相信每一位做母親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如龍似鳳的心是一樣的。

所以,當馬利亞從天使那裡聽到自己將懷的兒子「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1:32,33)後,她的心裡的興奮及期待是可想而知的。

路加福音第二章一開始,就記下了耶穌的降生,雖然那降生的時間、地點、及環境可能與馬利亞起初的期盼有一些不同,但她對這個嬰孩的未來、該還是充滿信心的。

耶穌降生時,馬利亞沒有再親眼看到任何的神蹟奇事,因為天使和天兵只是這個好消息向野地裡的牧羊人宣告;但身為當事人的馬利亞卻不在那個場合。

過了一陣,那些在野地裡的牧羊人、把天使對他們說的信息、和一大隊天兵的讚美、再加上天使所說的話:「在馬槽裡的嬰孩」的應驗;使「凡聽見的、就詫異牧羊之人對他們所說的話」。

大眾對這些奇事的反應就停在詫異的程度,可能是因為牧羊人的身份低,人微言輕的關係。但馬利亞知道這些事情的準確及重要性。

照常人的反應,馬利亞應該立即興奮不已的、告訴身旁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人:看吧!這就是將來雅各家的王,而且我就是他的媽媽。

沒有、馬利亞沒有做任何的表示,只是「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復思想」。這是聖經裡第二次的用「反復思想」來描述馬利亞的反應。

馬利亞的安靜、順服是後世的聖徒所熟悉的,但她的反復思想是更值得我們今天再思想的。

願我們口裡的言語不是那麼多,我們眼睛所看的資訊不是那麼雜;而是我們的心思意念能像馬利亞那麼純而專的在神的話語上。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2:8-14

3/19/2019 星期二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 (路加福音2:10-12)

主耶穌不但是降生在一個原為不起眼的小城、一間與牲畜共用的房間,而且那第一批慶祝祂降生的人,也是在一個不尋常的時間(夜間2:8)、一群不起眼的牧羊人(夜間野地的牧羊人、是因為這些人太窮,夜間沒有能力把羊帶到羊圈裡) 。

天使選擇了在這個時候宣告耶穌的降生,也有它特別的意義:因為耶穌是光、他的來到、把人的黑暗趕走,正是「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1:78,79)

天使向這些名不見經傳的牧羊人宣告、也代表了只有那些承認自己是「貧窮的、卑賤的、和飢餓的」(1:52,53),才能夠經歷耶穌所帶來的平安(2:14) 。

至於牧羊人起初的反應、與撒迦利亞(1:12)和馬利亞(1:29) 一樣,都是懼怕(2:9);所以,天使先對對他們說:不要懼怕!

接著是一個宣告:「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王的降生是喜事、但地上王的出生帶出來的是將來國家政治上的轉變與不穩定;但耶穌帶來的是救贖,那是與世上所有人都有關係的(關乎萬民)。

最後,天使給他們一個印證:「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這是非常特別的景象,因為嬰孩通常不會臥在馬槽裡的。

這些牧羊人果真「急忙去了」、然後「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2:16);今天,你我也該是一樣的殷勤,急忙去印證神的話語。

牧羊人不停在他們被滿足的好奇心:「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2:17);這也不正是我們今天的寫照嗎?既然看見、就把自己的見證真誠的說出來!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2:1-7

3/18/2019 星期一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路加福音2:6,7)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人口普查(報名上冊2:1)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對於身份不明的人卻是相當的為難,這是有一次我和一位墨西哥打零工的聊天後、所留下來的印象。

主耶穌出生時的羅馬帝國時代、也是如此:當一個王要清查人口時,不僅是沒有身份的人有安全保障的顧慮;連有身份的人也要擔心、這是不是王又要加稅、抽壯丁去打仗了!

所以,約瑟雖然在拿撒勒已經安頓下來了,也不得不帶著即將臨盆的妻子回去祖藉大衛的城(伯利恆)去。

我們的孩子們都在一個安定、熟悉的環境中生下來;但耶穌卻是在那種動盪不安的社會中出生的。

古時中東地區的房子上層住人、下層是養牲畜的地方,家裡有客人來的時候、總是要想辨法把客人安置在樓上休息。

約瑟和馬利亞顯然離鄉背井有一段時間了,居然在老家找不到一家親戚朋友佔住一下,而非得找客店。

而且,也是因為約瑟和馬利亞沒有什麼顯著的背景,連客店也推托樓上沒有地方、枉視臨盆產婦的需要,讓他們與牲畜擠在一起!照現今的說法,約瑟和馬利亞是沒有殼的游民了(Homeless) 。

這實在是一個諷刺 – 這個世界不但不認識它的王、也沒有地方容得下它的王。歷代其他王是天子、龍子下凡;但主耶穌卻出生在一個最低賤的環境裡。

然而,這卻證實了馬利亞先前的禱告:「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2:51,52)

今天,我們可以來到主耶穌面見來的先決原因、就是先承認自己是貧窮的、卑賤的、和飢餓的。

救主離棄寶座榮冕,甘願降世為拯救我。
但在伯利恆並無一地方,可作你出生之處。
哦!來我心中主耶穌,在我心有空處為你!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1:67-80

3/17/2019 星期天

「孩子阿、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預備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路1:76-79)

不論在那一種環境當中,人總是要有一個希望、和目標,做為生活的動力。

對一般人來說,環境與目標互相影響:在什麼環境下,就會產生相對應的目標。例如,在上中小學時,目標就在上一所好大學。

但這一類的目標是不能持久的,一旦上了大學以後,一定要找另一個目標取代,否則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這是我們一般人的寫照。然而,有些人從小就知道自已生命的目標是什麼。

對他們來說,不同的環境只是一種暫時性的過程,他們不需要尋找目標,因為他們非常知道自已生命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

施洗約翰就是一位這樣的人,他從母腹中就被神揀選,做先知、為主耶穌預備道路。這在他出生時,他父親撇迦利亞的預言(2:67-79)就說明了。

其實,這段預言不僅是為施洗約翰寫的,它同時也感動了世世代代許多的基督徒,把神憐憫人的心腸帶到人群當中。

有一次在一位弟兄短宣的代禱信上,讀到了這一句話:「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做信的結束,令人感動。

下久,就聽到他辭去了高薪的工作,全時間去傳福音、事奉主。這就是因為他找到了他人生不變的目標。

其實,主耶穌在升天之前給我們的大使命,就很清楚的把我們人生不變的目標也確定了。

雖然,我們不見得都有全時間事奉主的呼召,但「要行在主的前面、預備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我們實在不再需要一再地看環境來修正我們的目標了:讓我們看到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他們的腳引到與我們一起的平安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