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1:29,30

6/10/2019 星期一

「當眾人聚集的時候、耶穌開講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怎樣為尼尼微人成了神蹟、人子也要照樣為這世代的人成了神蹟。」 (路加福音 11:29,30)

在這個資訊、娛樂爆炸的時代,真假實在是難辨:除了特朗普總統常攻擊的假新聞(Fake News) 之外,現在最賣座的電影還常常是電腦畫出來的假人物。

只要不是真的,照人的想像什麼不可能的事都會變得可能;雖然大多數人都喜歡沈溺在這些虛幻世界當中,但我相信還是有不少人像我一樣、願意多花點時間在真人真事上面。

二千多年前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人們可以有的娛樂應該不是很多;所以,當眾人來找主耶穌看神蹟的動機、可想而知的是:想找刺激、看熱鬧的人多,來尋真理、找生命的人少。

難怪主耶穌稱那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而約拿的世代也是另一個邪惡的世代;這不僅是猶太人的拜偶像,也是兇殘的尼尼微人到處作惡。這樣看來,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對錯不分、貪婪淫亂,更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了。

主耶穌時代的人要看神蹟、衪就舉了約拿在魚肚子裡的神蹟;而主耶穌祂自己就是一件神蹟,因為神蹟就是一個記號(sign) 、是指向更深刻的意義的。

約拿的神蹟並不只是他在大魚肚子裡三天不死,而且也是他從魚肚子出來之後、在尼尼微人當中傳揚悔改的信息、而救了整城的人。

主耶穌自己也成了一個神蹟,就是像約拿一樣成為一個記號:在死亡的幽谷中、三天之後復活了;使祂所傳的悔改的福音救了不只一城的人,而是世世代代成千上億的人!

所以主耶穌有沒有回應眾人所想要看的神蹟呢?有!這個神蹟比起約拿的神蹟又如何呢?有點類似、但比約拿的神蹟大得多。

今天,我們不是在外面想要看到神蹟的奇妙的事;而且是自己也參與在這個神蹟中:我們認罪悔改、生入神的家中,逃避了神的忿怒。

而所有在我們旁邊的人、也不能只觀望看這些神蹟、無動於衷;因為這是永生的問題、是真人、真事、和真的後果。

假新聞、假娛樂帶來的是分裂、死亡;而主耶穌把自己的生命當成一個真的神蹟、最大的神蹟,就是使神與人能和好的神蹟。

你和我都是這個神蹟的參與者與見證人。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1:27,28

6/9/2019 星期日

「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路加福音11:27,28)

從記事以來,我就有不少有關羡慕別人的記憶:小學的時候羡慕街坊鄰居的小朋友們有好多的親戚朋友、因為他們拿到的壓歲錢總是比我多;中學的時候羡慕開玩具工藝店的老闆、因為我一心想要的飛機模型材料他都有;大學的時候羡慕那些功課好又有女朋友的同學、因為我在這兩方面都有很多掙扎。

在路加福音十一章講到神國度的擴張(11:2-13)、及攔阻(11:14-26)之後,突然加了一個婦女在眾人之前大聲的宣告:「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這真是很持別的安排!

路加福音在這之後、馬上又回到人們對耶穌錯誤的看法及期待,以及主耶穌對眾人的警告與教訓(11:29-36) ;那麼路加為什麼要在這裡插上這件事呢?是不是就是為了突顯這婦女對主耶穌的反應?

這婦女不像我從前一樣只在心裡暗暗的羡慕;她比我的膽子大多了、她是在眾人中間大聲的宣告她對主耶穌的羡慕 -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因為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不是很高、她這樣的拋頭露面是需要不少勇氣的。

相信她的學識不會很高、也沒有受過什麼神學訓練;她所能想到的只是從她自己做為一個懷胎和乳養孩子的母親來看。她對主耶穌是那麼的崇敬,她所說的是表示她對身為主耶穌的親屬、家人的羡慕、對主耶穌(君王)身份的敬拜。

主耶穌沒有斥責她的唐突、也沒有糾正她言語上的誇張;在這些默許的當中、主耶穌是肯定她的欣喜、和對衪的訟讚;事實上,路加福音十一章從開始到這個地方,除了她以外、沒有一個人的反應是屬於正面的例子。

然而主耶穌對她– 這位羡慕主耶穌母親的人– 最後的勸勉是:懷主耶穌胎的和乳養主耶穌的人的福氣、還沒有一個能聽神之道、也能遵守神之道的人來的大。

也就是說,不要去羡慕那不可能的身份和經歷、倒是要羡慕那自己可以做的到、也可以得的到的事,那就是聽神之道、也遵守神之道。

這神之道就是聖經的話、也是主耶穌的言與行。

乳養主耶穌的是主耶穌在肉身最親蜜的母親;但當我們聽神的道、又遵守神的道時,我們與主耶穌的關係比主耶穌與祂母親的關係還要深,這是多麼大的福氣啊!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1:21-26

6/8/2019 星期六

「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路加福音 11:23)

有不少人聽過福音後、不但對主耶穌的救恩不感興趣,而且對基督教所強調的「信耶穌、得求生」印象是偏向負面的。

其實,我可以了解他們的想法,因為我從前就是這種人:把永生之路定成只有一條、這未免和人所希望的「條條大路通羅馬」相差太遠了;而且,只要信耶穌就有這麼大的好處,這也未免太簡單、太便宜了!有知識、會思考的人怎麼可能會那麼容易信這些話呢?

但仔細想來,這種對福音的抗拒想法也未必就是高明:因為凡是真理、就有它的惟一性:不論是數學、物理,標準答案只有一個,不論我懂不懂其中的原理、我服不服它的答案,它的正確答案還是那一個。

如果我執意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比「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高明的話,我已經陷入在固執的偏見當中。因為在不知道那一種選擇是好的之前、一個人不能用先置的假設來否定任何可能的答案。

當一個人認為基督的教義是狹窄、不容他人的時候,他自己已經成為一個不容他人的人了。

對回應可能真理的正確方法、應該是以公正客觀的態度來檢驗那宣稱為真理的正確性。

所以,當主耶穌講這句看起來是武斷的話:「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我們得先看上下文在講什麼?

路加福音 11章是從主禱文的教導開始的,而主禱文最前面的內容就是有關神國的:「…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11:2)。

而門徒恆切的禱告(11:5-13)、及主耶穌的醫治啞巴(11:14-22)就是神國度能力的彰顯。
然而,有些人聽到了主耶穌的教導、又看到了主耶穌的醫治,卻還逆著心說耶穌是鬼王別西卜的代表(11:15)、對主耶穌所行的神蹟挑戰(11:16);在這種背景場合下、主耶穌才提到了與衪相合的、和與衪敵的分別。

所以,在一個屬靈的爭戰中,是沒有旁觀者、或保持中立的人;在真理的光照之下,不是與真理相合、就是與真理敵對!

每一個人都得很嚴肅、慎重的問自己:我是與耶穌相合的呢?還是與耶穌敵對的?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1:14-20

6/7/2019 星期五

「我若靠著別西卜趕鬼、你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這樣、他們就要斷定你們的是非。我若靠著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路加福音11:18,19)

相信不止只是我一個人,在傳福音的時候,曾遇到一些主觀意識很強、卻又自認是非常理性、客觀、而且是實事求是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不時的一開始就踫到就卡住在一些前題的的問題上:「可能、或不可能」,像:有神嗎?怎麼會有神蹟?為什麼只有你講的是真理?

可惜是,我們常被這些問題纏著,在努力找對方可以接受答案的時,就無法再下去、進入福音頁真的內容了。

主耶穌也踫過這一類的人;他們自認是清楚知道神蹟的意義的人。

事實上,能行神蹟的人很多;包括他們自己、和跟隨他們的子弟,但他們自認為只有自己是正宗的。

所以,他們就說耶穌是靠著別西卜(鬼王)趕鬼。這就類似今天的簡化論者(reductionist) – 把所有的事情都簡化為不是黑、就是白;而且,最可惜的是認為只有自己是白、其他的說法都沒有道理。

主耶穌馬上就指出他們在邏輯上犯的矛盾:照這種簡化法,應該只有一種成功的趕鬼方法。如果耶穌靠著別西卜趕鬼成功了;那他們的子弟豈不也是靠著別西卜、才能趕鬼嗎?

這些人不能一方面如此誣賴耶穌;一方面又指望他們的子弟不會反過來斷定他們的不是。

這就好像今天有一些人怎麼看抑鬱症(depression):生物學家說,這是由於大腦化學成份失調;心理學家說,這是因為心裡無法承受壓力;而宗教、道德家說,這是因為罪;要不就不要把自己埋在罪惡感裡、要不就得認罪悔改!

但聖經告訴我們,人是有許多層面的:我們有物質性的身體、也有靈性上的需要、和情緒上的變化、更有群體、團契生活的需求。

所以,抑鬱症可能是化學成份失調、也可能是生活壓力的關係、或是人際關係的失誤;但不應該把認罪悔改的因素、就排除在痊癒過程中的一環;其實那是最重要的!

即使在單純的簡化論法當中,也可以看到什麼是合邏輯的、什麼是最重要的。所以,主耶穌說:「我若靠著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求神不僅是使我們是講邏輯的人,也是能分辯是非的智慧人。

然而,我們最終的目標還是這段經文的結尾:「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1:5-13

6/6/2019 星期四

「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 (路加福音 11:9-11)

信主不久後,在一個佈道會的結尾、聽講員情詞懇切的向福音朋友們做接受主耶穌的邀請:他先解釋了「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又說:「有誰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在真理的門外叩門?為了一個更豐盛的生命祈求的?請舉起手來;今天、耶穌就要成就你的願望!」。

我聽的好感動:一方面希望有許多人能舉手接受主,另一方面、也慶幸自己已經信了主,所以不需要再祈求、尋找、和叩門了。

直至後來再讀到路加福音11:10這節經文,才發現這句話是主耶穌對門徒講的、不是對眾人說的;所以、我從前認為基督徒不用再祈求、尋找、和叩門的觀念是完全錯誤的!

看了上下文、我們知道這是主耶穌回答門徒來問:「求主教導我們禱告」的一部分;所以基督徒不但得要祈求、尋找、和叩門;而且更是要常常祈求、尋找、和叩門;併且要有恆心、有耐力、堅持到底的祈求、尋找、和叩門。

但在禱告的堅持上,我們最難克服的就是無法謙卑的來到神面前;所以主耶穌舉了一個人半夜到朋友家求餅的比喻。(11:5-8)

這個人之所以能夠情詞迫切的求、首先是他能把自己的身段放下,在那位朋友頭一次不客氣的拒絕之下、還能堅持下去。

今天我們之所以不能在禱告上一直堅持、就是在下意識中還是有不少的自我,在幾次的禱告不蒙即時的應允之後、就又用驕傲的圍牆把自己框在神的恩典之外。

另一個在禱告上難克服的障礙就是信心的問題:這個人對他的朋友有信心、知道即使在半夜最不方便的時候,他的朋友還是不能不借他三個餅。

但我們禱告的時候卻常常是存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太敢求;即使求也沒有把握得到神的應允。所以一到祈求時就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那麼求不到也是意料中的事了。

那麼我們豈不是什麼都可以求,只要求的殷切、神什麼都得給嗎?應該不是吧!

因為接下來,主耶穌對教導禱告的結論是:「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11:13)

原來,我們要求的是聖靈、天父一定會給的也是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