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6: 29-31

7/31/2019 星期三

「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路加福音 16:31)

如果問一個現代人、他最掛在心上的一個鴻溝是什麼的話,我們所得到最多的答覆很可能是貧富的差距。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使現代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及政客們也都非常關心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因為一個政府、國家很可能就因大部分的窮人無法忍受富豪的奢侈生活,就群起照反了。

主耶穌在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中卻提到了兩個鴻溝:貧富的鴻溝、及天國與陰間的鴻溝。

在貧富的鴻溝兩邊,有很詳細的描述財主的生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16:19) ;及拉撒路的貧困:「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餂他的瘡」(16:20,21) 。

然而,在及天國與陰間的鴻溝兩邊,描述拉撒路非常的簡短:「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16:19) 。

但財主的狀況卻有很詳細的描述:「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裡,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罷、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裡、極其痛苦」(16:23,24) 。從痛苦開始、在痛苦中繼續著…沒有結束的指望。

在陰間的財主惟一能做的就是要警告他在世的五位弟兄,這種為家人永生的操心、是我們很可以了解的。

但是對一個不願意接受福音的人來說,再怎麼樣嚴重的警告、再怎麼樣神奇的見證還是沒有辦法改變他的心思意念。

其實,福音的信息就是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的信息,難怪主耶穌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如果一個人對貧富差距的鴻溝在意得很,但對「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16:26) 卻不留心、那對一個講道理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6:19-28

7/30/2019 星期二

「財主說、我祖阿、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路加福音 16:27,28)

聖經中有許多地方記載了有關錢的經文,可見得錢不僅是一直困撓著我們的問題、也是神很關心的一個題目。

就如讀了路加福音18章這個故事一樣,我們難免有一個錢是不好的、有錢人難進天國的印象。

但是,在這故事裡的亞伯拉罕、他自己也豈不是一位非常富有的人、擁有超過三百位壯丁的大戶人家嗎?

所以,是不是我們誤解了主耶穌教導的本意了?

在這個故事裡,有趣的是:財主是沒有名字的、而那位討飯的卻名叫「拉撒路」。

所以,這是不是在說:財主是一般愛財的有錢人;而拉撒路(原意為「神是我的幫助」)是一個依靠神的人。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依靠神的人會淪落到討飯、滿身是瘡的慘狀;但這個故事的重點不在這裡。

重要的是這位有錢人的心態及行為。亞伯拉罕說他「生前享過福」;這享福、在原文的涵意是最高的喜樂;一個人生命的焦點。

顯然,這位有錢人,他人生的目的就是賺錢、他人生最大的喜樂就是他的財富。

所以,一個人死後被送到天堂、或地獄裡,不是看他生前是窮人、或是有錢人;而是看他對神的依靠、和他與神的關係。

不論是窮人、或富人,都有機會上天堂。

但富人的難度更大;因為錢財的確是吸引人、有錢人的生活的確是使人羨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都努力的在為退休金而工作的原因。

但是,主耶穌提醒我們:上天堂、或下地獄是決定在我和祂的關係、和我對祂的信靠。

今天對我們這些住在硅谷的人來說,雖然自己認為是財主的人不多;但我們的確要算有錢人。

然而,我們對神的依靠真的會比對錢的依靠來的深嗎?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6:18

7/29/2019 星期一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 (路加福音 16:18)

現代社會中,離婚與再婚是極其平常的事;不論是對當事人或身邊的朋友同事來說,這也不是什麼難以起口、或是震驚鄰里的新聞。

然而離婚與再婚卻是在教會、及基督徒圈子裡面一個重要的議題;因為無論是任何背景及教育程度的人、只要讀過一遍聖經,他都會知道神是厭惡離婚與再婚的。

在這個情況下,教會對要離婚與再婚持怎麼樣的立場、就是許多基督徒很關心的議題了。

其實不止今天的我們,即使在主耶穌在二千年前的猶太人社區裡,這也是當時他們的教師、法利賽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就是在路加福音中,為什麼主耶穌在講到金錢與守律法的關係後、突然跳到離婚與再婚的題目上;而且只用了一節簡短的經文、幾乎就全盤否定了法利賽人和今天我們在教會中、對這個問題的爭議。

有很多人會覺得這句話太過於嚴厲,就解釋說:這是針對法利賽人在對律法的實施上所講的;並不是站在以牧者面對群羊所說的。所以,有許多的情景、或特殊情況沒有包括進去。

這些講法可能有些道理,但我們一旦朝這個方向思考的時候、豈不是也像當年的法利賽人一樣、在找律法裡面的漏洞(其實律法裡面應該是找不到漏洞的) ,來滿足自己想法、和行為嗎?

離婚與再婚雖然是當事人及無辜孩子們的不幸;但主耶穌講的是再清楚明白不過了。祂給我們每個人都有很清楚的信息 :

• 對於那些打算離婚的,別考慮!
• 對於那些傾向於在不清楚情況下就定人罪的,請閉口!
• 對於那些在有意離婚之基督徒身邊的人,讓自己成為和解及醫治的媒介!
• 對於那些已經悔改並(盡可能)為自己的罪選擇做出賠償的,相信祂的寬恕!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6:15-17

7/28/2019 星期天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 (路加福音 16:16,17)

如果把路加福音16章看成一個完整的段落,那麼一個人難免會覺得16:15-18這四節經文很特別:因為在此之前16:1-14、和之後16:19-31都是在講與金錢、財主有關的內容。但為什麼在這之中,突然轉到律法、和休妻的事了呢?

尤其是「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 努力要進去?似乎與因信稱義的教義走不相容的。那麼、要怎麼樣來了解這段經文呢?它跟錢財的關係文在那裡呢?

我們或許從前文「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16:14) 可以找到一些線索。原來,在傳統猶太人的觀念中,神的賜福是與錢財連在一起的:一個真正敬虔的人、神必以財富來回報他。所以,法利賽人又可謹守律法、同時又可期待著財富的加增。

但主耶穌卻教導祂的門徒「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16:13) ,所以法利賽人就嗤笑耶穌。

主耶穌對他們的回答是人可以自稱為義、但神是看人心(16:15) ;人之所以把有錢人看為尊貴、是因為他們不懂神的心意,讀錯了聖經。

律法和先知所講的、到約翰為止;也就是說施洗約翰所傳悔改的信息、是律法和先知的總結。

一個真正聽進去福音的人,他必定知道他從前要努力靠行為來表示自己的敬虔、靠財富來證明神對他的祝福是多麼的錯誤。因此,他必定會努力的把這些舊有的錯誤觀念拋棄,進入神藉福音帶來的赦罪、及新生命。

這個「人人努力要進去」的努力也有熱心、迫不及待的意思。所以,人人努力要進去是說人會迫不及待的照福音去行。

然而,這並不是意味著律法和先知所講的都不對;而是人領會的不完全、甚至錯了;所以主耶穌接下來說「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6:13,14

7/27/2019 星期六

「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路加福音 16:13)

要論到愛神,相信絕大多數的基督徒都有這個意願,希望不論在神、或者在人面前,自己都能被稱得上是個愛神的人。

另一方面,錢是我們在世上生活所不能缺少的;從經驗來看,我們都知道由金錢可以帶出來生活上的舒適與享受。因此,很少人能夠真正的不愛錢。

所以,雖然在嘴巴上不願承認,但在心裡上卻真的希望我們的這兩個愛的願望–愛神與愛錢–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同時成就。

做一個有錢又愛主的基督徒是多麼的好:一方面甘心樂意、很大方的把金錢奉獻在神國的事工裡、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過一個不為金錢愁煩的日子。

但是,聖經似乎沒有給我們那樣的選擇;主耶穌在不止一個場合警告祂的門徒說:「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基督徒要向基督效忠、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衪是主;但人似乎是不能只愛錢財、卻能不被錢財所控制。

縱觀聖經中能與神相庭抗禮的、除了瑪門之外,幾乎是沒有;因為撒旦雖然抗拒神、但衪的失敗是必然的,只有瑪門能讓人心甘情願的為祂捨命、他自己卻未曾警覺。

並不是神的肚量不夠、向我們要對祂完全的忠誠;而是祂知道我們的軟弱、無法抗拒錢財奴役我們的誘惑。

那不義的管家手上有的是不義的錢財;但他至少有一件事做對了:就是在緊要關頭的時候,他可以靈巧的應用那些不義的錢財為自己的將來打算。

但是當一個人把錢財當他事奉的對像時,是錢控制了他、而不是他有控制錢的能力。

錢不可能成為我們的次愛、就像神不能容忍那些上稱為神的子女,卻不在盡心、盡性、盡力愛祂的人一樣。

這就是神要我們不要被錢財污染的嚴肅警告:貧窮與富足不決定在物質上的享受、而是決定在神的認可與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