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4:12-14

7/10/2019 星期三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路加福音 14:13,14)

凡在教會參與過新人照顧的弟兄弟姊妹都知道:最有效的關顧就是請客吃飯;而且開放自己家庭請客、要比上館子好得多。

猶太人、就如中國人及許多其他的近東民族一樣、是非常好客的;這從亞伯拉罕招待三位天使的詳細記載(創18:1-8)可以看得出來。

可惜的是到了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時期,請客吃飯已經變成了在社會階層中酬庸交易的一部分。主人籍著晏客、及桌上的客人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順便也趁機拉攏權貴、及提拔屬於自己的人。

所以,請客吃飯的安排是很重要的社會禮儀;這就是主耶穌在連續的三個比喻中講到了赴晏之道(14:7-11)、請客之道(14:8-14)、及神國的筵席(14:15-24)。

照酬庸交易的常理來說,主人在決定他所請的客人名單中,心裡老早對每一個客人就有他心中的目的與想法;這一頓飯吃完了以後、他對每一個客人的反應也都有所期待。

因此,當主耶穌說「擺設筵席的時候,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的確是讓人不解的;除了傻子之外,誰又會去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主耶穌不會讓人的疑惑懸在那裡,祂馬上也用酬庸的原則來解釋、只是祂把眼光放大到天國、時間放遠到永恆: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天父和這些人的)報答。

今天在這高度城市化的社會中,雖然人和人之間的空間小了很多;但人心和人心之間的距離卻增加了不少。我們連街坊鄰居都不見得認識,又怎麼能說是可以招待莫生人呢!

但正是因為基督徒的價值觀是與世人相反的,我們才有機會表現出是光、是鹽的本質,把福音帶給他們;這是一個聰明人會做的事:我們雖不求人的報答,但在永世裡、將來可以得到的報答是大的。

「客要一味的款待」(羅12:13) 就是這個原則的應用,不計成本、不要回報、熱心誠意的招待;我們積財寶在天、因為眼光是長遠的、心胸是寬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