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016 星期三 使徒行傳 10章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喫。彼得卻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喫過。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 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徒10:13-15)
被別人認為是個跟不上時代的人,是件不好受的事。
年輕時,對新很有把握。認為自己總是走在時代的前端,對科技、哲理、世界局勢…都有興趣,而且自認是一學就通。因而,當時並不是有很多的耐心去聽父母在戰亂時代的經歷。
曾幾何時,我要得請教女兒們有關臉書、Twitter、mobile app 的問題;選擇電視、電影之前要先徵求她們的推薦。這時,才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學不來新東西、也沒什麼興趣去學這些新東西了。
其實智慧也並不全然是靠新東西累積起來的。
一個想學新的心思、或是有創新的意願,誠然是值得嘉獎的。
但是,新並不是常由一種純粹全新的形式出現,新也不見得一定是更好的。新,還是得建築在舊的基礎上。
新、與舊一樣,也常常有它自己的缺失和問題。在除舊佈新的過程中,新和舊同樣的要跨越過這些攔阻。
初期的教會所遇到的新舊難題是:猶太背景的律法制度。
連彼得這位大使徒都很難過這一關 — 基督裏的自由是建築在猶太背景之中、還是超出於猶太背景之上?
從彼得的背景來說,這個答案是很明顯的:猶太的背景當然不可棄。神因而要用三次同樣的異象才能把他的這些觀念改變過來。
所以,新觀念雖然難以接受,但嚐試新觀念的心還是不能沒有。在更新的過程當中,新的也會不停的再次被更正。
就像馬丁路得帶出的宗教改革,有它當時的時代背景。雖然那些都是很好的原則;但我們也需要在新的環境中,再次審視它們在今天的時代意義。
革新並不只是為了新,而是因為舊的有不足之處,需要更新而變化。
主啊!讓我要不被舊的模子限制住了、以致於攔阻了你要帶領我需要到新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