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018 星期日 馬太福音26:26-35
「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太26:35)
彼得在最後晚餐說的大話「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不總能不認」、和不久後而發生的彼得三次不認主,是我們都非常熟悉、也津津樂道的典故。
似乎在最後晚餐的席上,除了話不多但設計好了賣主的猶大外,最引人注目的門徒就是彼得了。他不但話多、也常被主斥責 — 「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26:34) 、「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約13:8) 。
就是因為彼得的爽直、使我們喜歡他,他的這些話、讓我們覺得他是很容易親近的人;耶穌對他的回答和斥責,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耶穌。
但是,在下意識之下、我們也希望能和彼得保持一些距離,因為自己不是那麼蠻撞的人,不是當眾人之前、常被斥責的人。
可是,馬太福音在彼得講「了即使會死、也不能不認耶穌」的大話之後,馬上就加了這句話:「眾門徒都是這樣說」。
可見得不只是彼得對自己有這麼大的信心,當時在座的每一位門徒都是如此:他們不但很有自信,也還像彼得一樣,在眾人面前宣告自己對主至死不渝的忠誠。
從此來看,我們是沒有理由能夠和彼得保持距離;彼得的話、就是我們想要說,只是沒有機會說的話。
即然彼得被主斥責,我們也同樣的像其他的眾門徒一樣,應該被主斥責;彼得三次不認主,我們也會像彼得一樣,在同樣的環境之下,就背叛了主而不自覺。
所以,在主的恩典當中,我們必須承認:救贖完全是神主動的工作,連我們這一點軟弱的信心、都是主的恩賜!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