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馬可福音7:14-23

1/10/2019 星期四 馬可福音7:14-23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纔能污穢人。」 (馬可福音 7:15,19,20)

一粒種子可以發芽成為一顆大樹,這生命的成長雖然是一個自然的現象;但同時也需要合適的環境、它才可以啓動這整個的過程。

對人來說,能夠長大成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 — 就是學習。

中國人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習,從孟母三遷到今天的課後輔導、都是為了給子女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機會。

可惜的是:我們經常就只停在這裡了– 這些學習是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技能和知識,對他的獨立生活、賺錢能力都有幫助;可是在他的道德人品、或安身立命的價值觀上,並不見得會有直接的影響力。

聖經的教導是更深一步的學習:技能和知識可以使人在經濟方面有更好向上的機會、卻無法改變他的品格和由其所生發的行為。

所以一個在社會上有身份、地位、和權勢的人,也可以是一個易怒、暴燥、自大;或憂鬱、沒有安全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共處的人。

這就是心的問題,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 :一個人之所以動怒,不是因為環境的剌激,而是那怒氣早己在心裡,只是一直在找適合的機會發出;一個人之所以憂鬱,不是因為環境的不順,而是那安全感的缺乏早己在心裡,只是一直在找適合的環境發表。

那麼要如何的去學習正確的心呢?答案很簡單 — 就是「要聽耶穌的話、也要明白」(7:14)。

這是主對眾人說的,表示它的普偏性,這是生命成長的原則,無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是一樣的。

一個人無論在言語或行動上出了問題,它的根源都在心 — 口裡罵人的髒話是因為心裡的污穢;動手傷害人的暴力是源於心裡的仇恨。

所以,一切改變行為的技巧只是在傷口上貼的膏藥、並不能解決內部真正的問題。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同樣的,從外面進去的也不能使人變好。

外面出來的,是裡面有什麼的指標:「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太7:16-18)

如果我們可以為子女們有個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付上這麼大的代價,豈不應該為他們、也為自己付上更多的心和力在改變內心的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