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2:16-21

6/20/2019 星期四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路加福音12:20,21)

愛神和愛人是誡命的總綱;律法中對於「愛自己」雖然沒有直接提過、但我們可以看出來的是:愛自己是人的天性、一個不用教自己就會的事。

愛自己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一個人過度愛的自己、就會影響他愛神和愛人的心志;所以,我們也可以用「如何的避免過度愛的自己」的角度來看舊約律法。

主耶穌在這個比喻中、用「無知的人」來稱呼那些太愛自己的人。

從「自己心裡思想」、到「我要這麼辦、我的出產、我的倉房、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對、我的靈魂說」…短短的三節經文中,我、自已…等字眼出現了七次。

一個人儲蓄、有計劃的理財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但在一心專注在錢財上、那他還有多少的心思意念放在愛神、和愛人那邊呢?

當他滿足在自己累的財物時,他還以為他可以掌握全局、計劃將來;在他所有的計劃之中,我們找不到他有任何一絲對神國的期盼。

他忘了還有一件最重要、也是他沒有能力去掌握的事就是:他自己的生命。如果生命沒有了,他所積存的要歸誰呢?

這個「他」、其實也是今天我們很多人的寫照:一個會賺大錢、理財有一套的人,不但是讓他自己有安全感、和滿足感,也是旁邊的人所羨慕的。

現代人上班、做工的目的就是為了現在的生活、和退休金的積累;而最好的理財顧問、就是能讓你舒服的享受退休生活,直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天、正好把所有的錢花光了。

然而,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你不知道那一天是自己的最後一天!

怎麼辦呢?主耶穌說:「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你我是不是該在凡為自己積財之外、在神面前也得保持一個富足的狀態呢!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2:13-15

6/19/2019 星期三

「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 (路加福音12:13,14)

當主耶穌講到了門徒為福音的緣故被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審判時;祂提醒我們那面對神的最後審判才是最重要的。(12:11,12)

這時,眾人中突然有一個人、要請耶穌來為他與他的兄長分開家業來主持公道。
這個人顯然是把分家產這件事一直放在心頭、朝思暮想的苦無解決之道;因此當他聽到主耶穌講到審判的事時,眼睛一亮、心想這豈不是一個現成的好機會嗎!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任何一個兄弟都可以在父親過世之後、要求分家產的;但也有人為了保存祖產而不分的。所以,分或不分、兩方面都有理由。

另外,家產不但是一個人的經濟保障、也是一個人在社會地位的表示。所以,這個一心想要分家業的人,顯然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感覺不到他的身份地位受到該得的肯定;因而想要以分家業、來加增自己的地位。總之,這個人不但是愛錢、也要名。

主耶穌反問他的問題為答案:「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也就是說:你找錯了人!

但重要的是之後對眾人說的話:「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12:15)

今天,我們也很容易陷在對別的事大方、惟有對錢的事謹慎自守的光景:凡是有隕自己在金錢利益的事,一定得當仁不讓、堅持到底的。

但主耶穌用一句話就點出了這個心態的破綻:貪心!也就是犯了十誡中貪心的罪。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21) ,今天、你我的心在那理?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2:8-12

6/18/2019 星期二

「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甚麼話。」 (路加福音12:10,11)

「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是許多基督徒很熟悉、又有些不解的一句話。

尤其在這一句話應用的上面:我們是基督徒否該隨時小心謹慎,以免不經意地褻瀆聖靈、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看看這句話的上下文,它是主耶穌在什麼情況下講的?對誰講的?

它的背景是主耶穌在責備法利賽人(11:42-44)、及律法師(11:45-52)有禍了之後,對門徒(12:1)說的。主耶穌這一段的講論是談到了門徒在傳道的時候、將要遇到的困難(12:4-7)。

主耶穌告訴門徒,他們在傳福音的時候、將會被人抓到公會、官府受審判;但那只是暫時的,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審判是神在末世的審判。

在那個審判中,干犯人子耶穌的人(也就是不認識主耶穌的地位及權柄的人)、還可能受到主耶穌的憐憫及赦免;但那些褻瀆聖靈的、卻永遠沒有再得赦免的機會。

既然這句話是主耶穌對牠所愛的門徒說的。所以,它不是在講門徒自己得救、或不得救的證據;而是最後的審判來訓時,一個人能夠在主的審判中得赦免的問題。

主耶穌是我們信仰的中心、認衪或不認衪本當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一個人是有可能因為他的思維、或經歷干犯主耶穌;但主耶穌並不會把這些人永久的放棄撇下。

然而,主耶穌赦罪的恩典是藉著聖靈在人的心裡,使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所以,一個人執意的一再拒絕聖靈在他心裡的感動,他就是褻瀆聖靈、在拒絕主耶穌的救恩,那麼他就與赦免隔絕了。

可見得一個接受主耶穌做救主的人、是不可能褻瀆聖靈的。那麼,我們也不需要擔心自己是否褻瀆聖靈?需要擔心的是反而該是:是否叫聖靈為我擔憂?(弗4:30)

要緊的是當為了信仰受逼迫時,「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甚麼話」,因為最後被審判的、不是我們、而是審判我們的人。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2:4-7

6/17/2019 星期一

「五個麻雀、不是賣二分銀子麼,但在神面前、一個也不忘記。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路加福音12:6,7)

三十多年前(1988)半導體界的龍頭大老 – 公司英特爾(Intel)的總栽格羅夫(Andy Grove) – 發表了一部書:「只有偏執狂(神分裂症)才能生存:如何識別和善用挑戰企業的危機」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How to Identify and Exploit the Crisis Points that Challenge Every Business)。

這本書不久就成為跬谷每一位企業家、主管、經理所必讀的書;連在教會中的愛宴、聚餐都不時的聽到弟兄姊妹們在分享這本書的內客和觀念。

基本上它在提倡一個企業界的危機意識:不論公司的大小、年齡、或市場佔有率為如何,任何的危機都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一個企業的帶領人如果不是偏執狂,天天為了公司的下一步路擔心、到了神分裂症的程度,那麼、這個公司是難以生存下去的。

這種危機感和不安全感,可以說是跬谷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尖端科技企業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這也造成許多人在身心上付出了極重的代價!

其實,一個人存著危機感不是不好的:主耶穌就在祂事奉得到許多人的注意(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 12:1)之後,叫門徒來、私下的告訴他們不久就要遇見的困難(12:1-5)。

可以想像的是:當門徒看到幾萬人聚集、要來聽主耶穌講論的時候,他們會是多麼的興奮!但主卻澆了一盆冷水,要他們防備法利賽人的酵、還要面對著殺身體的危險(12:1,4)。

然而,在這個類似的場合、主耶穌跟格羅夫不一樣的是:格羅夫要人在企業危機中好好的利用不安全感;主耶穌要門徒在傳道受人歡迎的當中、準備見到更多的反對、身體受傷害的危險,但在危險中有安全感。

格羅夫給人的是不安全感;但主耶穌要門徒不要怕、把安全感建築在對神的信心上。

為什麼五個麻雀賣二分銀子?因為兩個麻雀賣一分銀子(太10:29);但照猶太人的習慣,如果一次付二分銀子、就可享受八折優待、多送一個。所以,那最後一個是免費的!

「在神面前、一個也不忘記」就是指那免費的那一個麻雀。神把祂的子民看得非常重要,即使是那個免費的麻雀、衪還是不忘記!何況我們比那第五個麻雀還要貴重的多!

世界給我們的是不安全感、主耶穌給我們的是安全感;雖然我們難免會遇到危機、與困難,但我們在神的應許中有平安。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1:53-12:3

6/16/2019 星期日

「這時、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耶穌開講、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 (路加福音12:1)

猶太人把舊約聖經分成三部份:律法書、先知書、以及智慧書。而主耶穌對律法師的三個「有禍了」的指控也正好包含了這三部份。

「你們把難擔的擔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個指頭卻不肯動。」(11:46) 是指律法師用律法來壓制人。

「你們祖宗所作的事、你們又證明又喜歡,因為他們殺了先知、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11:48) 是指律法師殺先知後,還假惺惺的為先知修造墳墓。

「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11:52) 是指律法師不但自己以為獨佔智慧,還阻擋別人進入智慧(神的國)裡。

在這些不留一絲情面的指控下,文士和法利賽人無法面對面的與主耶穌辯駁;他們反而極力想辨法讓主耶穌多說、不是想要聽衪的教導和警告、而是要抓祂話語的把柄 (11:53) 。

主耶穌多講、就有更多的人來聽(12:1)。

照理說一位傳道人看到來聽的人多,他的心裡應該更高興;但主耶穌這時候反而先把門徒拉到一旁警戒他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

今天,這也是我們容易犯的錯誤: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我們也不自覺的把福音的真理沖淡了,以致於教會可能有很人、但是少有能分辨真理的門徒;譁眾取寵的講員能吸引人、但願意按步就班講罪、講救贖、講十字架的人少。

既然主耶穌在「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時都不為所動,衪心裡牽掛的倒是門徒的分辨力;那我們今天在做主門徒時所要留心追求的該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