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馬可福音6:14-29

1/6/2019 星期日 馬可福音6:14-29

「於是希羅底懷恨他、想要殺他,只是不能,因為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並且樂意聽他。」 (馬可福音 6:20,21)

在來美讀研究所的生涯當中,從東岸到西岸上了兩個學校,我也趁機參觀了好幾個附進的博物館、及藝術館。

其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個殘忍繪圖的主題,不約而同的被不同的畫家採用、在不同的藝術館中都佔有顯著的位置:那就是一位穿著華麗的美麗婦人,捧著一個大銀盤,上面放著一個蓬頭垢面、鮮血淋漓的人頭!

當時,我不解為什麼這些畫家的用意是什麼?美女和人頭是多麼不協調的對比!

我到了讀了聖經才知道這是出自新約:希羅底的女兒捧著施洗約翰的頭。

而且,一些畫的背景中有一位驚慌失措的男人;我想那該是希律王了!

希律對施洗約翰的態度是又愛、又恨的:愛他是因為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恨他是因為約翰直言不諉地指出他的罪:「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6:18)。

聖經還用了許多字句來描述希律王對施洗約翰喜愛:「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並且樂意聽他」。

同時,在下令斬首施洗約翰時,希律王也非常的作難:「王就甚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辭」(6:26)。

其實,希律王就是今天許多在福音門前長期游走徘徊的人的寫照:他對教會的印象不錯、喜歡來聽講道、不但覺得聖經言之有理、甚至還願意照著去行。

照人的道理來說,他已經是很不錯了;沒有八、九十分的話,至少有六、七十分的及格分數了!

然而,這是不行的,有點宗教的情操、有些向善的心都是不夠的。

一個人不認罪、他就無從悔改;他所有的好心、善行、努力都不能救他。

希律王利用自己的權勢,把施洗約翰留在自己身邊,把福音當成充實生命的一部份。他有點想要福音、但又覺得不必太急;反正施洗約翰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隨傳隨到的。

但是,他在決定斬首施洗約翰的這件事上,卻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左右兩難之中;於是他永遠失去了救恩。

今天也是如此,不肯認真面對自己罪的人,距離救恩還是很遠的;即使常來教會、努力做好人,也無濟於事。

救恩的機會不見得一直都是一蹴可及的!這對我傳褔音的態度該有多大的影響啊!

— 2019 每日讀經 — 馬可福音6:7-13

1/5/2019 星期六 馬可福音6:7-13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甚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掛子…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 (馬可福音 6:7,9,11)

在這聖誕到新年的節期中,大家對耶穌的印象總脫不開平安、和詳的聖嬰,再加上喜歡送人禮物的聖誕老人。

但是從福音書的記載來看,耶穌卻在一開始就以一個帶有權柄的主人出現:不論是彼得、安得烈(1:18),或者是雅各、約翰(1:20);甚至馬太(2:14),都在主耶穌非常簡潔的一句話 -「你來跟從我」-之後、就立刻放下他們手上的工作、去跟從衪了。

可見的聖經中、福音信習首先強調的是耶穌的權柄,之後在十字架上才完整的顯明了祂的恩典、慈愛、以及救贖;這與我們的印象、及經歷是完全相反的。

主耶穌的權柄不僅顯現在衪呼召門徒的方面,也表現在衪差派門徒上:「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只有有權柄的人才能差派其他人,而人接受了這個差派也回證了這人差派的權柄。

此外,差派不止需要有權柄、更是需要有能力使被差派的可以做到他所被任命的責任。所以,被差派的門徒在出去之前、就被主耶穌賜給所需的權柄,可以制伏污鬼。

然而,對門徒來說,不能停在只享受能使用權柄的能力、而不付上信心的代價。因為接下來主耶穌馬上接著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甚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掛子。」

也就是說,在一邊行使制伏污鬼的權柄,同時也要預備好吃苦、受難的心態;權柄是憑信心領受的,為主受苦更的心志更是門徒對主在信心上的回應。

即然憑著信心回應主的呼召,也要憑著同樣信心回應主的供應。

行遠路的時候、帶著錢、食物和口袋、柺杖、甚至多帶兩件衣服,本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主卻不讓他們為自己準備食衣住行上的需要!

不但如此,門徒要先有心裡準備:在傳道的路上,不僅是生活上會有難處-「不接待你們」;在宣道上也會面臨阻力-「不聽你們」(6:11)。

那麼、為什麼門徒會如此輕率的把自己的前途放在這個毫無保障的困難之中呢?

因為耶穌是主、是王、是有能力的;祂讓我們放下自己原有的生活保障、為著是使我們可以完全的依靠他的供應;祂讓我們遭受拒絕、為著是使我們可以參與神國的建造。

以信心進入神的國、更是以同樣的信心傳揚神的國!這是一個生命豐盛者的自然生活態度。

這是我們生活今天的寫照嗎?

— 2019 每日讀經 — 馬可福音6:1-6

1/4/2019 星期五 馬可福音6:1-6

「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馬可福音 6:5,6)

主耶穌是100%完全的人、也是100%全知、全能的神,祂是那自有永有的三位一體真神在地上的彰顯;這些都是我們所知道、也深深地相信的。

所以,當我們讀到「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甚麼異能」(6:5)、及「他(耶穌)也詫異他們不信」(6:6)時,不可能不會感覺到不驚訝的。

全能的耶穌怎麼有「不得行甚麼異能」的時候呢?全知的耶穌怎麼有「詫異他們不信」的時候呢?這應該是不可能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到前文去找:這些不信的人是親耳聽到耶穌所講的教訓、親眼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蹟(6:2a)。

事實上,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都是很不尋常的事:「這人從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6:2b)

然而,絆倒他們的卻是一個很普通的原因:「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麼?」(6:3)

為什麼耶穌那麼高超的智慧言語、和那麼奇妙的神蹟奇事、還是沒有辦法使他們把對耶穌的印象、從鄰家約瑟的兒子、轉變到從神來的彌賽亞呢?

當一個人固守自己原有的關念想法、不願謙虛公正的、以客觀的角度來檢驗自己親耳聽見、親眼看見的新證據時,連耶穌都會感到詫異、連耶穌都無法在他們之中行異能!

這就提醒了我們:一顆鋼硬、而不願面對現實的心是多麼的可怕;連創造宇宙、掌管萬有的神都拿他沒辨法!

難道祂真的沒辦法嗎?「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3:17)。

如果對耶穌的恩典還有一點不確定、對耶穌的主權還有一絲的懷疑、在順服於耶穌的心態還一滴的保留的話,那我們就辜負了主了!

— 2019 每日讀經 — 馬可福音5:21-43

1/3/2019 星期四 馬可福音5:21-43

「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罷,你的災病痊愈了…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 (馬可福音 5:34,36)

幾年前,在雜誌上曾看過一篇有關經濟走向的文章,內容主要是分析美國製造業的外遷。

其中的一句結論到今天我還記得:一個製造業如果不以服務為導向,在製造中求創新、結合硬體的銷售及軟體的服務,很快的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就會被廉價的外國勞工所取代。

今天的現實證明了這個論點的正確,我們硅谷的人可以在幾個像蘋果、特斯拉(Tesla)..等成功公司看得出來:創新、結合服務的製造業是美國經濟的希望。

一個公司一但放鬆了前膽性的服務使命,很快就會被淘汰了。

談起服務的態度,其實最高的典範是我們主耶穌:馬可福音中耶穌馬不停蹄地在關顧、牧養、教導祂所接觸的一切人群。

從今天讀的兩個醫治的神蹟中、我們可以看出服事(服務)幾個原則:

(1) 從回應有需要的開始(睚魯)、但也不拒絕行動中間的被打斷(血漏的婦人);
(2) 體貼人的軟弱,不辭辛苦地個別回應人的需要:耶穌並不需親自走去現場,但即然睚魯說了(5:23),祂就依了他;
(3) 在混亂的場合中,把次序和平安帶來:不論是睚魯的家(5:38)、還是血漏婦人在路上的行動(5:28),都是由混亂到安靜。
(4) 除了解決當前的難處,還更進一步關心他/她在靈性上的需要(5:34,36):不論是醫治前(5:34)、或是醫治後(5:36),主耶穌都把人帶到了信心裡。
(5) 有神蹟的醫治、也不忘記把人帶回現實,提醒常識的重要(吩咐給他東西喫,5:43)。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人在信心中帶到神的面前。

今天,不論是在公司上班、或是在家中夫妻相處、教養子女,甚至在教會事奉;都必需要有的是像主耶穌的服務態度。

這不只是為了工作上的安全感、或家中的幸褔感;也是我們是鹽、是光的生命表現。

— 2019 每日讀經 — 馬可福音5:1-20

1/2/2019 星期三 馬可福音5:1-20

「耶穌准了他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 (馬可福音5:13)

美國的期中選舉在兩個月前落幕了,這次加州居民要決定的持別提案多達十多個!

在州政府公告的每一個持別提案說明當中,都有對政府財務影響的分析。這兩個持別提案也不例外:不論是贊成癈除死刑的、和贊成速死刑犯的申訴、執行的;他們最主要的訴求論點是替納稅人省錢。

這種把人命與錢連在一起的例子是履見不鮮的。就像馬可福音第五章中的袼拉森人,他們看到耶穌治好了在墳地住的這一位被鬼附著的人時,先想到的不是為這位人士的得醫治高興,而是想到了那因此而被淹死的二千頭豬。

豬在猶太人的習俗中是不潔淨的動物、而人是照神形像而造的,尤其是同為選民、自己的同胞;然而,他們心痛的還星這二千頭豬所值的錢。

所以,他們央求這位不容財神爺的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而不知道他們錯過的是彌賽亞親自帶來的福音,這是多麼的可惜!

一個人的性命、一個人的永生值多少?「一個人就是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來換生命呢?」(太16:26)。

從生命的角度來看,死刑犯的生命也是珍貴的、值得憐惜的。但他所毀掉的受害者的生命也是無價的高昂、只能用同樣無僄之寶的生命來換取。

所以,讚成死刑、或反對死刑都有從聖經找到的論點。問題是你選擇站在受害者、或死刑犯的角度。

這真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啊!

直到了主耶穌上了十字架,我們才看到了唯一的答案:該死的是犯罪的世人、受害者是造人的三一真神。

神為世人死、世人才得以進永生:這就是福音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