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8:1-3

5/6/2019 星期一

「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他身上趕出來,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路加福音8: 2,3)

現代的基督徒或多或少都聽過有關奉獻的教導:在這個新約時代,十一奉獻的要求還是需要遵守的嗎?如果十一真的是奉獻的標準、那麼這應該是照稅前、還是稅後的收入算的呢?

說好聽一點、這是因為基督徒對奉獻很認真、也有心照著聖經的教導去做;但真正的去看看各個教會、及福音機構的收支,我們很容易發現大家奉獻的行動、遠遠跟不上對奉獻的認知。

不論是該十一、還是超過十一;稅前、還是稅後,誠實的來說,我們所找的畢竟還是少一點奉獻的藉口。

路加福音的寫作不僅是事實考證上的嚴謹,對婦女在福音事工上的角色也是著墨的不少。相信這除了路加本人一反當時文化、不輕視婦女外,也是因為聖靈的帶領、讓路加把當時的真象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了。

在主耶穌傳道的路途中,忠心跟隨著衪的、除了那十二個門徒之外,還有馬利亞、約亞拿、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這些婦女除了照顧主及門徒們的衣食之外,還把自己的財物拿來供給主耶穌傳道路途中的需要。

除了在當時以男性主導的社會中、這是不尋常的安排;即使以現在社會上的習慣來看,這也是很特別的。

因為在這以金錢為導向的時代,誰出錢、誰就有發言權、決定權;但那些婦女們只是在跟隨主、服事主、把時間、金錢、精力完全的奉獻給主。

她們除了把自己全然奉獻之外,沒有其他的聲音。

她們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因為主耶穌曾為他們醫病、趕鬼。

今天我們為什麼談到十一奉獻、都覺得那是一個理想的目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然而主耶穌曾為我們做了什麼事?上十字架、流血、捨身、救贖…。

再怎麼想、我也難以用邏輯把她們和我們連起來!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7:44-50

5/5/2019 星期天

「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路加福音7:47-49)

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人,不論是基督徒、慕道友、甚至從沒有到過教會的,很少有人可以說他從來沒有聽過耶穌的。

但是每一個人對耶穌的認識都不一樣、與耶穌的關係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他存著什麼心態來看耶穌,決定了他對神恩典的回應。

在路7:36-50的事件中,與耶穌同席吃飯的有主人西門、其他的客人、還有這位不請自來、站在耶穌背後、拿香膏抹耶穌腳的女人。

他們都認識耶穌,都是猶太人、都知道律法、都有宗教信仰、甚至都信同一位神。

然而,西門雖然在大多數法利賽人在反對耶穌的環境下,身為主人、晏請耶穌,應該是相當不容易了;然而,他心裡還是對耶穌存著懷疑的態度,用自己預設的角度來衡量耶穌的言行:「..看見這事、心裡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7:39)!

同席的其他客人,更是存著觀望的態度,以自己的宗教、律法背景,冷眼來看所發生的事。所以他們的結論是「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7:49)。

只有這一句話都沒說的女人,她是充滿了感情的、不顧別人的恥笑,把她對耶穌的感激在眾人的面前(這也許是她在許多失敗嚐試之後的第一個機會),盡情的表現出來了!

為什麼她會這樣做呢?因為她的生命已經被耶穌改變了、她良心上的虧欠已經被耶穌免了(7:41-47)。她在這個晏席中得到的更多:她(在神面前的罪)被赦免了!

然而,西門花了好大的勁、存著一顆好奇的心,但在無法把自己的前設觀念拿開;用了自以為是的理智、堵住了對神的愛心。所以,他所能得到的還只是自己原來的那一點。

同席其他的客人,雖人在席上、卻心不參與、隔岸觀火;得到的只是更大的疑惑 — 「這是甚麼人」;入寶山而空手回、多麼可惜!

今天,我也是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是。我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來見耶穌?

感恩?熱情?好奇?習慣?理智?分析?– 這決定了我可以從耶穌那得到什麼!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7:36-43

5/4/2019 星期六

「耶穌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那一個更愛他呢。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 (路加福音7: 41-43)

四年前為了寫一篇紀念岳父的文章,又重新讀了一遍他在晚年親筆一字一句寫下來、密密麻麻七十多頁的回憶錄。

我的岳父生長在中國南方、廣東梅縣的鄉村,在抗曰戰征時為了從軍、獨自步行走到重慶報考空軍官校,後來成了開轟炸機的飛行員、1940年代就來過美國受飛行訓練。

他的一輩子該有不少值得一提的特殊經歷,但那些都不是他回憶錄的重點;反而是在一些關鍵時刻中,他所遇到的「貴人」。我對其中兩個貴人的印象特別深刻。

頭一位是岳父收到了在數千人報考空軍官校中、僅有的三個名額的錄取通知後,幾天都為了找不到保證人而無法去報到的事、一籌莫展地在圖書館望窗興嘆的時候,一位不知名的官員知情之後,就直接簽名蓋章、保他入學。

另一位是美國空軍訓練基地的牧師,在他眼睜睜的看到自己的飛行炸射考試在及格邊緣、差一點就掉到被刷下的那一半人名單上;這位牧師安慰他、教他禱告、信靠神,並帶他信主。

我的岳父是位感恩的人,因為他一輩子不忘記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那些曾經幫助他的人。

然而,照我的觀察中,像他這樣的人必竟還是少數。現今大部份的人還是習慣性的把自己的成就當成自己努力的結果。

更可惜的是,也有不少人就像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一樣:不常想自己是怎麼樣才達到今天的身份地位的;反而要扒著自己有的、去判斷批評別人。

所以,主耶穌用了一個比喻、要他判斷:這兩個債得恩免的人、那一個更愛那個免了他們債的債主呢?

「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是法利賽人的回答。

這是正確的答案、也顯示出他對主耶穌原先的錯誤態度。

今天,主耶穌也在用同樣的問題問我們: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貴人嗎?

誰是我的貴人?我的言語行為可以與貴人為我做的事相合嗎?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7:31-35

5/3/2019 星期五

「主又說、這樣、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甚麼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 (路加福音7:31,32,35)

人都喜歡熟悉的環境、過可以預測的生活。但在這個熟悉的環境中、反而更有難處查覺到自己到底生活在什麼環境。就像躺在冷水鍋裡的青蛙、它不感覺鍋底下的熱氣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同樣的,對我們來說,在這個世代中、要認識這個世代也相當的不容易。正是因為我們處在這個世代,一切都是這麼熟悉、自然、舒服;還有什麼其他的事要庸人自擾的呢?

主耶穌也有這樣的感歎:「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

既然對耶穌有這個好奇心、要來看耶穌做什麼,就應該照著耶穌的言行、對耶穌有適當的反應。他們好像坐在街市上的孩童、雖然想要玩大人的遊戲(在婚禮跳舞、或在喪禮哀哭) ,但彼此呼叫:別人都得要照我的意思去做、要不然我就唱反調;這不是慢半拍、而是執意的唱反調。

「施洗的約翰來、不喫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也喫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法利賽人和律法師就是不識世代的變化、執意與耶穌唱反調的人。

解決的方法就是要「做智慧之子、以智慧為是」。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科技發達、經濟富裕的世代;人人都圖舒適享樂、財富名氣,對真理沒興趣、對智慧也不追求。這不僅是我們傳福音的障礙,也是對我們基督徒自己價值觀的挑戰。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7:24-30

5/2/2019 星期四

「我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然而神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眾百姓和稅吏、既受過約翰的洗、聽見這話、就以神為義。」 (路加福音7: 28,29)

在讀研究所的時候,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僅是教授分等級、連帶著學生也分了等級。

有的教授名氣大、手頭的研究經費多,那就是大教授;有些是剛出道的助理教授、年青、研究經費也少,那他是小教授。

而我們這些研究生也很靈活,一心想要跟緊大教授,不只是因為拿獎學金的機會多、而且日子也通常比較好過;不像小教授要為自己爭取一席之地、拼命工作,跟他的學生也常不幸遭到池魚之殃,工作非常的辛苦、也得年年緊緊張張的想保住獎學金。

不知不覺間,那些跟著大教授的同學們、就比我們這些跟著小老板的學生趾高氣揚了一些。

施洗約翰的門徒來問了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沒有直接用是、或不是回答他們,就讓他們回報施洗約翰了。

可以想像的是,當時那些跟隨耶穌的人、看到施洗約翰的門徒灰頭土臉的回去了,心裡好生的以耶穌為榮、慶賀自己跟對人了。

但主耶穌不放過他們,說:「你們從前出去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麼?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麼?那穿華麗衣服宴樂度日的人、是在王宮裡。」

就是在提醒他們,他們自己從前也是因著施洗約翰的信息、被吸引到曠野去的。(那裡有很多風吹動的蘆葦。)

所以,要把自己的驕傲放在一邊,跟著主耶穌不是為了要看穿細軟衣服、宴樂度日的人。

而且,「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然而神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這些人都是婦人所生的,所以,沒有一個大過施洗約翰的。除此之外,這些跟隨耶穌的人也都是神國裡的人,所以,他們比施洗約翰還大。

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地位:我們中間沒一個大過施洗約翰的;但同時,我們中間也沒有人比當時的施洗約翰還小的,因為我們已經從耶穌那得到了的神國。

我們在人前、沒有因主耶穌而有的任何趾高氣揚之勢;反倒要更尊重神的僕人們。